兰州文理学院2021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马争朝发布时间:2021-04-02浏览次数:54

兰州文理学院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将召开中共兰州文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全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十三届省委第七轮巡视整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与硕士点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夯实本科教育基础,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1. 聚焦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强化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类教育载体为抓手,全年组织11个专题、1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继续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雁苑讲坛,举办处以上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暨十四五规划专题研讨班,把班子摆进去,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完成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筹备召开校第二次党代会,总结回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绘制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蓝图,选举产生新一届校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统战、工会、团学、校友会工作,筹备召开一届五次教职代会,进一步凝心聚力,引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投身学校事业发展,全面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

2.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校党组织、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挖掘我省红色资源,以南梁精神进校园为主线,将《南梁革命史》作为本土红色教材,聚焦红色年系列活动,全面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办好百年华诞壮丽画卷一一甘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图片展、唱响颂歌献给党·永远跟党走——兰州文理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歌咏比赛、赴红军长征会师地会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党员代表赴庆阳南梁革命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发掘红色历史,宣讲红色政治、演出红色文艺、打造红色活动,奉献红色公益,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3. 扎实做好省委第七轮巡视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以省委第七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抓手,落实《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关于省委第六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方案》,紧扣反馈问题,对能够立即整改的具体问题,立行立改;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问题,分阶段拿出时间表,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落实;对反复出现的普遍问题,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形成长久立机制,着力解决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确保整改工作务实、整改过程扎实、整改结果真实。

4. 聚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进一步规范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坚持抓主抓重,大力整治中梗阻、慢作为、贯彻落实不力的问题,加强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决策事项的督办力度,坚持一抓到底,提高落实效率。抓二级单位、抓一把手,加强二级学院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二级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二级学院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能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化班子成员担当意识,坚持把党内职务挺在前面,把党内职务和职责重视起来,加大对分管部门、联系学院党建压力的传导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年度调研计划,确定调查研究选题,改进调查研究,提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聚焦提升组织力,着力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加强对学校党校、分党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进一步调动二级学院双带头人的积极性,强化标杆学院、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七一前夕评选表彰两优一先,加大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的督促检查力度。落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的要求,将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经历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在新建学生公寓设立学生党员活动室,健全二级学院党员活动室(活动中心)功能,加大发展教师、学生党员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党员发展任务。号召组织党员骨干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在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内涵建设中攻坚克难。

6. 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培养锻炼。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选用干部,加强干部的交流融合,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选优配强二级学院、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加大对在一线岗位上长期工作、扶贫驻村一线干部、管理干部、高学历高职称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日常培养力度和人才储备。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制度意识,加大对带头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行为的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强二级学院专职副书记、专职组织员配备。明晰党务干部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健全激励与保障机制。完成科级以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

7. 聚焦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压实一岗双责,发挥政治引领保障作用。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警示教育会议,健全和完善压力层层传导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落实两个维护的监督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整治QQ群、微信群为重点,大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行为,着力整治不良学风文风会风,持续改进作风。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探索开展制度+手册的日常监督模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监督,做实落细日常监督。做好校纪委换届各项工作。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抓好队伍建设,落实两为主要求,进一步做好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工作,依纪依规依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注重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目标。

二、抓好合格评估整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 扎实推进硕士学位点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全面落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与硕士点建设方案(2020—2023)》年度任务;制定学科带头人遴选办法,遴选一批学科带头人;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科研团队,提升对经济新业态、社会新需求的服务能力,力争新建2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团队。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持续加强中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遴选培育3个校级重点学科。

9.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抓牢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政策机遇,加大经费投入,按一流专业建设标准,遴选建设3-6个校级一流专业,新增4个省级一流专业,力争新增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技能甘肃建设、甘肃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为指引,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新业态,建设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新文科专业和新工科专业。依据师范类、新闻类、工科类专业认证要求,全面启动师范类、新闻类、工科类专业认证。依据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专业认证标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群建设,打通专业群基础平台,为大类招生奠定基础,提升办学效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10.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水平。五类一流课程双万计划为抓手,强化二级学院主体责任,遴选建设14-20门校级一流课程,新增6-9门省级一流课程,力争新增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实施公共课教学改革,优化公选课模块,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传统文化、四史教育、美育教育、双创教育模块,修订公选课选修规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侧重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应用水平。实施高等数学分学科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实施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计划,建设一批校本特色课程。加强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组建思政理论课和四史课程教学团队,提升思政理论课建设水平。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遴选16-28门示范课程,立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4-28项,深挖课程思政的资源和内涵,将思政元素厚植于课堂,形成思政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11.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落实已签约的校企合作协议,抢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技能甘肃建设机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大推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工作力度,推动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成一个有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基地。拓展与省内外文艺院团的深度合作,提升艺术类表演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推进1+X证书试点,推动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模块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对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优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完善实践课程大纲,强化综合实训落实,提升学科竞赛参与度和学科竞赛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2. 树牢教学质量意识,打造教学质量文化。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的制度建设,出台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加强管理监控,督促二级学院履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高和监控的主体责任。树立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首要指标的意识,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文化。进一步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课堂教学规范,严明课堂教学纪律;严格落实校院两级督导机制和领导干部随机听课制;改进学生评教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权重;开展高职称教师示范课、中级职称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竞赛课教学竞赛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改项目、实验示范中心三级建设机制,确保获评4-5项教学质量工程省级奖项,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

13. 拓展就业基地和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与专业群相对固定的区域就业基地建设,拓展省内就业基地,引导毕业生到省内文旅产业、传媒行业企业就业。进一步拓展新疆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在新疆的就业率。积极开拓巩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基地。发挥雁苑微林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作用,以项目促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努力提升考研率,鼓励支持毕业生参军入伍,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4. 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落实与省体育局的合作协议,深化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实施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以羽毛球、敦煌拳为抓手,加快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生一技建设。开设美育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15.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育人水平。加大校园文化阵地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凝练校园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在学生公寓区构建党建育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立交桥,引导学生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承载育人理念的能力水平。加大力度营造学生宿舍文化氛围,有效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更加浓郁的和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氛围。严格落实联系学生制度,深入教室、食堂、学生宿舍,主动听取学生意见,打造服务育人的校园文化。

16. 加强优良学风培育,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围绕学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遵章守纪,文明自律,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建立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风建设相结合、与教风建设相结合、与班风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学风检查,校园不文明行为整治,优良学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弘扬明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17. 规范艺术职业学院管理,提升艺术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落实与陇剧院的合作,实施戏曲人才培养学徒制改革,提升戏曲人才培养水平。加强敦煌舞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敦煌舞办学层次,提升敦煌舞人才培养水平。加强文化课教研室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政教育水平。

三、大力发挥文旅赋能职责,持续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

18. 组建科研团队,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力争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40项。按师均年科研经费不低于4万元投入科研经费,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制度,引领教师实质性地参与对口行业的科技研发活动、承担重大横向课题研究任务、合力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力争横向科研经费达到800万元。切实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孵化5-10个文创团队,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有质量的文创成果。加强传承保护弘扬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鼓励支持精品文化原创作品,加大社会推广力度。

19.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自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省委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帮扶村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进一步健全优化支持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防止返贫。持续发挥党建结对共建、桐川大讲堂、文艺轻骑兵、青年观察团的作用,围绕帮扶村主导产业和学校优势专业,推进校地企等多种形式合作。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总目标,鼓励教师、学生组建服务团,深入帮扶村一线,开展教育、文化、经济、产业一体化服务,带动企业、校友等多方力量,帮助打造新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在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型业态、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下足功夫,为推动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四、坚持应用型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 坚持内培外引,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坚持高层次人才优先战略,强化二级学院招才引智、延揽人才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引进博士研究生30人,支持10-15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30-40名教师到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制定柔性引进人才管理办法,柔性引进20-30名博士成为兼职教师。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省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21. 坚持双师双能导向,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机制,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挂职锻炼和科研开发。完善行企专家校聘制度,聘任行企专家任教,建立校企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科研机制,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22. 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大对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力度,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将岗前培训、专业培训、网络课程培训等各类培训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培训效果评价,促进教师培训成果的转化。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五、践行学生中心理念,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23. 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增强事业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科研评价的教师评价体系,加大教学奖励力度,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活力。探索制定涵盖德育、学业、体育、美育、劳动评价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效率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激发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24.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切实提升疫情管控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突能力。严格执行健康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健康管理和风险排查,确保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卫生消毒,加强外籍师生日常管理,强化实习实训学生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重大活动、组考防疫管控,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任务。

25.坚持基础优先原则,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优化新建学生公寓功能,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加快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基本竣工,修通南校区至体育运动场的道路,为学生体育运动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大剧院建设进度,9月底前投入使用;加快管网改造、电力扩容项目建设;加快综合实训中心项目验收交付进度,6月底前投入使用;完成食品苑、学生食堂改造、洗浴场所扩建,加强饭菜价格管理,改善学生餐饮条件。完成纸质图书、数字资源采购,完成智慧教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建设等实验室建设项目,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全面启动段家滩教师公寓建设项目,解决新进教职工住房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能化考勤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校园监控系统,优化“I文理”APP功能,提升智慧校园水平。

26. 提升管理效能,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基建、维修、采购、服务合同,杜绝合同风险,维护学校利益,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严格国有资产出租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拆除教师公寓楼顶违规建筑物,完成教师公寓楼规划验收、结算和地下室改造。加强门卫和消防的日常监管,加强重点部位防护,加强反恐怖工作组织领导、防范和应急工作,加强套路贷和非法网贷预防教育,统筹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设平安校园。

27. 争取重大项目立项建设,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制订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大与兰州市政府、城关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的协调力度,完成黄河治理工程置换土地的土地证办理、净地交付和接收管理工作。完成置换地校园建设规划,争取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培训中心项目的立项批复。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完成榆中校区建设规划,推进榆中校区项目纳入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多途径争取资金,完成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奥地利贷款项目的立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8. 深化合作关系,拓展合作广度。抢抓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将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兰州文理学院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计划。制定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学校计划,协助成立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甘肃分会,推进甘肃省政府与中国传媒大学建立省校合作关系。持续推进兰州大学支持学校转型发展协议的落实,制定并落实2021年工作内容。拓展与企业、地方政府、国内相关高校的合作关系,提升学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进一步拓宽继续教育合作渠道,扩大继续教育领域和规模,各类继续教育学生不低于3000人,提升继续教育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

29. 服务一带一路,提升对外交流水平。落实省教育厅和技能甘肃建设要求,深化与塔吉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相关高校的合作,加大教师、学生的学术交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加大区域国别研究力度,建设塔吉克斯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